考研辅导:欧洲经济一体化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吴弦) - 考研辅导 -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所谓经济一体化,是指成员国间不断打破经济界限,实现市场连接与政策的统一与协调,直至确立单一货币的历史发展进程。概而言之,欧盟的一体化进程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1)关税同盟阶段(1958-80年代中期)。 “关税同盟”是指成员国间消除关税壁垒和贸易限额,对外实行统一关税。《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即“罗马条约”)明确指出,共同体将“建立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之上”,并规定了实施期限与时间表。根据安排,自1958年1月起,成员国分三步予以实施,最终于1968年7月提前完成。随着内部贸易障碍消除,特别是关税统一,明显有别于外界的“欧洲经济”区域开始形成。从市场层面看,关税同盟的“贸易创立”与“贸易转移”效应(即所谓“静态”效应),导致成员国间贸易额大幅增加;内部竞争加剧产生的“动态效应”,促成了生产专业化与区域分工。而为了保证商品流通,确立欧洲经济秩序,协调更加紧密的各国利益,欧共体又在农业、贸易、竞争、自有财源和金融货币领域,加强了政策层面的统一与合作。
(2)统一大市场建设(1980年代中期--1992年)。 这是自关税同盟建成以来,欧共体在经济领域实现的又一次深化,影响颇为重大、深远。
所谓建立统一大市场(欧共体称为“单一市场”或“内部市场”计划),是指成员国之间不仅应消除“非关税壁垒”,进一步促进商品流动,还将实现服务、资本与人员自由流动(即“四大自由”)。欧共体认为,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全球化挑战,只有进一步挖掘市场规模潜力,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政策协调,才能克服“欧洲硬化症”,有效提高国际竞争力。 为此,在欧盟委员会“白皮书报告”(即“实现内部市场”报告,1980年代中期提交)的基础上,成员国首次修改《罗马条约》,缔结了《单一欧洲法令》,确定应于1992年年底前采纳大量相关立法,建成统一大市场,并采纳了促进规则通过的两大举措(部长理事会实行多数表决和尽量适用“相互承认”原则)。上述步骤,保证了立法框架的如期确立,使得欧共体终于再次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为解决四大自由引发的深层问题,促进其效应发挥,欧共体还推行了一整套“平行性”政策,如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拓展在社会政策领域的活动,为中小企业参与竞争提供帮助等。此外,配套性政策还涉及到环境保护、跨欧网络、能源诸领域。
(3)经济与货币联盟建设(1990-)。这是一体化的高级阶段。事实上,自1988年起,欧共体即开始筹划此事。经不懈努力,终于再次实现了重大跨越,单一货币欧元得以产生,政策的统一与协调,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
确保单一市场(属经济联盟重要内容)效应,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提升欧洲经济地位,是货币一体化实施的根本动因。为此,根据“德洛尔报告”(1989年4月)及有关决定,货币联盟建设第一阶段于1990年7月启动。此后,经政府间会议谈判,成员国缔结了《欧洲联盟条约》,就实现“货币联盟”作出详尽规定,包括其实施阶段、最终目标、机构与制度建设等,并坚持逐一加以实施。在此基础上,欧央行与欧央行体系如期建立,欧元于1999年1月正式启动(2002年1月,其硬币和纸币开始投入流通;同年3月1日,成员国货币全部退出,欧元成为欧元区国家的唯一支付手段)。
随着欧元启动,成员国的两大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即货币与财政政策,也走向了统一与协调。根据规定,欧元区国家实行单一货币政策,在财政领域加强协调,进行纪律约束。这对欧洲的整体经济环境,乃至对外部世界,都产生了直接、重要影响。 (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