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老旧工业区、商业区、风貌保护区也将启动更新改造

由:admin 发布于:2024-06-14 分类:心声写照 阅读:60 评论:0

城市更新是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一座城的告别与新生。城市更新过程中,那些“留改拆”的背后,嵌着一座城市的记忆和文脉,还有人民向往的家与未来。

今年全国两会,“城市更新”一词也没有缺席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

指挥棒下,来自上海的代表委员们也把自己对于“城市更新”的思考带到全国两会,从文物保护到城中村改造,从加强制度建设到“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旧的,怎么护?城市之中的老建筑,不仅承载着人们过去的生活记忆,也浓缩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是其走过漫长岁月刻下的“年轮”。由此,风貌保护区的改造也成为城市更新过程中的重要课题。该如何做好“惠民生、留文脉、促发展并进”,推进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呢?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董事长樊芸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城市更新过程中,尚存在保护规划在实施推进上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问题。同时,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对于开发商提出的要求较高且申报审批流程繁琐,项目推进周期较长。较高的成本和不可预估的经济效果又导致市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一些涉及不可移动文物的项目因资金压力被迫延缓。

2023年5月1日,游客带着孩子在蟠龙天地坐船感受江南水乡生活。视觉中国 资料图

针对这些问题,樊芸认为首先要从制度层面着手。既要加快立法修订,又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在城市更新与文物保护工作方面,要加快修订相关法律,完善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文物普查的路径和规则,解决当前存在的滞后性与不适应性。对于风貌更新项目,要扩大配套政策适用的空间范围,从更广泛的区域层面统筹研究,从而平衡高成本。审批流程也应进一步优化,缩短审批周期。此外,樊芸还建议要活化城市建筑遗产,强化保护与利用设计。樊芸表示,要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推动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活化城市建筑遗产,挖掘价值、强化保护与利用设计,让文物活起来。

新的,往哪去?当城市更新启动,人们更关心的往往是它能带来什么,以后这里又将是什么面貌。人们迁居、等待,迎回的将是怎样的城市形态呢?

通过城市更新,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看到了助推消费城市建设的契机。“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的空间布局,推进高质量的城市更新,对于打造既高效又宜居的消费中心城市至关重要。”陆铭在提案中写道。

陆铭提出,城市更新过程中要提升消费城市的包容力和内驱力。比如,推动城市土地的混合利用,缩短居住和消费的空间距离,实现住游平衡。现有商业、商务办公建筑可以增加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功能,释放服务业发展潜力。公共部门的封闭式大院可以适当开放,对沿街小商贩要有更多包容。

一批老旧工业区、商业区、风貌保护区也将启动更新改造

对于未来的线下消费空间,陆铭想象的是“尺度宜人、功能混合、慢行主导、特色多样”的开放式街区,还可以是融建筑、院落、砖墙、街道、居民、生活于一体的线下情景式消费街区,实现景区与街区融合。

2023年10月17日,上海,市民在徐家汇书院看书。视觉中国 资料图

消费之外,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芸则希望城市更新能成为“书香社会”建设的助力。

李芸指出,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徜徉书海”,从规划伊始就要将公共阅读空间纳入考虑。比如,建强城乡阅读体系,结合“15分钟生活圈”理念,加快构建以公共图书馆、综合书城、主题(专业)书店、社区书店等为支撑的现代公共阅读空间。

借助城市更新和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李芸希望能以“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为导向,真正让有限的资源转化为落地见效的具体项目。

上海,做了啥?“城市更新的关键是核心功能的更新和提升。因为城市不仅要有高楼大厦,还要重视保护城市的记忆,背街小巷、烟火人家、繁花似锦,城市的更新不仅要强化保护利用,还要创造新空间、新功能、新价值。”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在答记者问时再谈城市更新,讲到“上海经验”。

2023年11月17日,上海静安区茂名北路“张园”街区内人来人往。视觉中国 资料图

2024年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就举行了全市城市更新推进大会。而过去几年里,上海全面完成了30年成片旧改的历史性任务,围绕城市更新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从“海上第一名园”张园的保护性改造,到蟠龙天地的涅槃重生;从静安区蕃瓜弄旧住房改建,再到青浦凤溪“城中村”改造……

针对上海城市更新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杭迎伟总结了三个特点。

一是注重激发城市发展的活力,功能复合、产城融合、绿色生态。上海在推进“一江一河”贯通开放过程中,周边很多老码头、老仓库、老建筑通过保护利用和功能提升,成为演艺中心、商业中心、创意中心和创新中心。

二是注重科技创新能力供给。杭迎伟表示,许多城市更新项目都是“螺蛳壳里做道场”,需要耐心细心。以张园项目运用建筑机器人和平移技术为例,保护历史建筑和风貌肌理,还需要先进的建造技术作为支撑。

三是注重便民利民,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上海在城市更新当中持续打造15分钟生活圈,教育、卫生、养老、交通和“开门7件事”,都努力实现在15分钟可及可达。

城市更新让市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今年上海市两会闭幕后,市长龚正在答记者问时说:“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

2024年,完成12万平方米的零星住宅、31万平方米不成套的旧住房改造,再启动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是上海的目标。一批老旧工业区、商业区、风貌保护区也将启动更新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来源:上海大调研

可听 可看的

上海日记

一批老旧工业区、商业区、风貌保护区也将启动更新改造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