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主播打赏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由:admin 发布于:2024-07-23 分类:人格魅力感悟 阅读:103 评论:0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苏叶

  案例:朱某某自2022年7月24日开始在某直播平台观看一昵称为“七仙女”主播的直播并打赏,至2022年10月3日,朱某某在“七仙女”的直播间消费共计8000元。后朱某某得知“七仙女”已婚后,认为自己是单身,给其直播平台上刷礼物,是以谈婚为目的,既然“七仙女”已经结婚,其接受打赏就构成不当得利,遂请求予以返还。“七仙女”称自己从没有承诺与朱某某谈婚论嫁,也没有误导、诱导朱某某为其刷礼物。

  武威凉州区法院审理后认为,网络直播平台是开放性的,任何浏览用户均可以观看直播间的内容。主播表演的价值由浏览用户单方面决定,浏览用户应当对网络打赏消费具有理智的认知,是否打赏或者打赏多少应根据自身的财力、经济收入等理性决定。朱某某作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打赏行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属有效行为。至于朱某某主张“七仙女”以谈婚论嫁的情形误导、诱导朱某某刷礼的事实,因其未提供与“七仙女”谈婚论嫁的相关证据,亦无向“七仙女”微信转款的记录,应当承担举证不力的法律后果,遂驳回朱某某的诉讼请求。一审判决后,朱某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武威中院审理后,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近年来,网络直播日益火爆,视频平台上的直播都有打赏功能,很多看直播的网友也会给主播刷“火箭”、送“嘉年华”,少的几十上百元,多的上千元,一掷千金的也不在少数。那么,“打赏”出去的钱还能要回来吗?我们邀请甘肃正步律师事务所的姜剑霄律师来为我们以案说法。

  记者:给主播“打赏”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姜律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成年人打赏主播的钱能要回来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我国相关法律认定,16周岁以上的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这种情况下,法律认为成年人的打赏行为是一种自愿行为,既然已经打赏出去了,那这个钱就要不回来了。

  另外一种是,未满16周岁的人打赏是可以要回来的。我国《民法典》第19条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这种情况下,如果未成年人打赏主播的金额较大,其行为可视作超过自己的认知,可以通过法律作无效认定。

  需要提醒的是,目前,网络支付并不能识别出实际打赏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而很多未成年人都是用父母的手机打赏的,因此想要追回打赏的钱,还得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是未成年人的个人行为才可以。

  记者:如何追回未成年人打赏的钱?

  姜律师:法律规定虽然很明确,但在现实情况中,此类纠纷的难点在于举证,即父母需要证明参与直播和打赏的是未成年人。因此,作为家长应该积极寻找并妥善保存相关证据,比如说支付记录,直播平台的打赏、消费记录,平台账号关注的主播的情况,与主播的聊天内容,自己与未成年子女就此事沟通的聊天记录,以及平时自己的消费习惯,打赏以后收到的短信通知等证据,越详实越好。

  收集好证据之后,法定代理人可以先跟主播和直播平台协商要求平台退还打赏,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委托律师起诉到法院,要求平台退回。

  2022年5月,中央文明办等四部委出台了《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该意见明确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

  记者:什么情况下打赏的钱可以追回?

  姜律师:只要有证据证明打赏的这部分钱款存在重大误解或者欺诈和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处分的,这部分款项是可以追回的。

  《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实践中,网络打赏行为常被认定为服务合同,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因此,被欺骗打赏的消费者可以直接要求主播返还打赏金额。如果对方不予返还,受欺诈的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金额较大,追讨后拒不返还的,网络主播可能构成诈骗罪,消费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需要提醒的是,平台和主播的利益具有一致性,在服务合同中,双方共同构成提供服务的一方主体,平台与主播应共同承担民事责任。被欺骗打赏的消费者在向主播追责的同时,也可以向平台进行追责。

  姜律师提醒,对主播的工作付出表示赞赏的方式有很多种,有能力可以刷礼物,没有能力可以多点赞,量力而行别冲动。

给主播打赏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给主播打赏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