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犹太人加一个德国人,发明了你死我活的点球大战_网易订阅
1
如今人人都知道PK,但PK究竟是什么?PK就是点球决胜(Penalty Kick)。当两支足球队经过90分钟常规比赛和30分钟加时赛后仍然难分胜负,就会迎来点球决胜的时刻。不管之前表现如何,点球决胜最后只有一名胜者。
点球比点球决胜出现的时间,要早将近八十年。在点球出现之前,防守者在自己的禁区里除了可以故意推、拉、绊、踢之外,甚至还可以随便用手阻止球不进球门,而最多也就被判个禁区内的任意球而已。防守者再搭起一道人墙,进攻一方的罚球者基本没法进球。
北爱尔兰商人威廉·麦克鲁姆作为兼职守门员,觉得这样对进攻一方很不公平。在他的建议下,国际足球委员会于1891年6月2日最终确定:防守方在禁区内犯规包括故意手球时,进攻方会在离球门12码(10.9728米)的地方获得罚球,而且不需要面对人墙、只需要面对守门员一人。从此,点球就成了足球比赛中最容易射门得分的方式,没有之一。在比赛僵持的最后关头判罚点球,基本也就判定了一支队伍的下课。
然而点球出现之后,并没有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最后方式。当时如果两队在淘汰赛中打平,一般是择日重赛,直到分出胜负。后来觉得择日重赛太麻烦,一些比赛如欧洲杯就采取了抽签或是扔硬币来决定胜者的方式。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以色列男足在淘汰赛中就因为打平而不得不抽签。但以色列的运气不好,在抽签中成了被淘汰的一方。此时一名叫尤思夫·达甘(Yosef Dagan)的以色列犹太人对此愤愤不平,认为既然是足球比赛,为什么不通过足球的方式来决出胜负呢?达甘通过以色列足协主席阿尔莫格向国际足联提交了提案,呼吁改变以抽签来决定最终胜负的方式。
此时一名德国裁判卡尔·瓦尔德,提出了以点球来决胜的方式。作为一名有20年经验的业余足球裁判,他也觉得通过扔硬币来最终决定球队输赢实在太不公平,而重赛又太浪费时间。所以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就已经在德国巴伐利亚地区开始悄悄地尝试这种方法,收效可观。
于是在1970年的国际足联会议上,成员国达成了让点球大战成为了打平后决胜规则的初步共识。这一年英格兰的沃特尼杯比赛,曼联队的乔治·贝斯特成为了第一个在最后点球大战决胜中进球的球员,而他的队友丹尼斯·劳成为了第一个在点球决胜中罚失点球的球员。
从此,点球决胜的时代到来了。当时没有人能料到,这种最残酷的淘汰方式,使用至今仍然无法被取代。
2
世界杯开始使用点球大战决胜,是1978年的阿根廷世界杯,但这一届没有出现需要点球决胜的比赛。直到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杯,点球大赛才首次正式出现在世界杯正赛中。半决赛上联邦德国与法国在120分钟时间内战成3比3平,点球决战中,拥有鲁梅尼格的日耳曼军团以5-4的微弱比分战胜拥有普拉蒂尼的法国,跻身决赛。
也许因为点球决胜规则有德国人的贡献,德国在世界杯上成为了点球决胜的大赢家。在1986年世界杯上,德国点球淘汰墨西哥;1990年世界杯上,半决赛点球淘汰英格兰;2006年世界杯上,德国淘汰阿根廷。只要在世界杯上遇到点球决胜,迄今为止德国全部获胜。
阿根廷其实也是大赢家。他们在世界杯上五次遇到点球决胜四次晋级,唯一的一次就是2006年世界杯输给德国。巴西的成绩也可以,四次点球三次晋级。而相对于大赢家,德国队的另一极是英格兰。英格兰在世界杯上碰上三次点球决胜,无一例外全部告负。
而点球决胜也是意大利的伤心事。最令人伤感的莫过于1994年美国世界杯,罗伯特·巴乔一脚踢飞点球、将冠军拱手让给巴西人的那一幕。 这是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次由点球来决定冠军的决赛,现场的空气紧张凝固到令人窒息。四年之后的法国世界杯,巴乔倒是在点球决战中一脚入网完成了自我救赎,但意大利仍然被法国送回了家。幸好风水轮流转,意大利终于在2006年的世界杯决赛中,收获了世界杯点球决战的第一胜,也把自己送上了世界杯冠军的王座。
在欧洲杯的点球决战上,意大利变成了荷兰人的克星。2000年欧洲杯半决赛荷兰对阵意大利,面对少一人迎战的意大利获得两个点球,荷兰人却两次都罚失。意大利成功地拖到了点球决战,然后心态崩溃的荷兰人四射只有一次入网,成就了意大利的门神圣·托尔多。整场比赛六次点球,托尔多居然只让荷兰人射进一次。
如果在两队常规5个点球罚完后,仍不能分出胜负,点球大战将进入突然死亡阶段。两队各罚一个,没罚进的一方突然死亡。在世界杯历史上,这种情况只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就是1982年世界杯历史上的首次点球战;第二次是1994年美国世界杯,瑞典在四分之一决赛击败罗马尼亚的点球战。
而在两年前的欧洲杯上,德国和意大利互踢了9轮点球,出场的18名球员踢飞了7个,到第9轮德国才逃出生天。无论如何,悬崖边注定只能有一方不会掉下去。
3
点球决胜中的点球成功率,低于常规比赛中的点球成功率,大致是74%对78%。即便超级球星,也绝对不敢保证每球必进。梅西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半决赛中点球淘汰荷兰,两年后却在美洲杯点球争冠中一脚踢飞、输给了智利。
根据科学判定,守门员的扑救盲区大约是28%,也就是说球员如果自己保持脚法稳定,将球射向这28%的球门位置,守门员就算反应再快扑得再好,还是阻挡不了足球入网。
除此之外,球员罚点球的习惯也会被守门员一方研究透彻。在2006年世界杯德国面对阿根廷点球决战时,德国教练科普克交给守门员莱曼一张小纸条,上面是阿根廷球员的点球习惯:
里克尔梅——左上
克鲁斯——长距离助跑,右上角
阿亚拉——注意他的射门腿,左下角
罗德里格斯——大力抽射右边
坎比亚索——短距离助跑,左上
在准备扑救之前,莱曼都会把这种小纸条从右腿球袜中掏出来看一眼。结果莱曼只让四名阿根廷球员的罚球进了两个,成功晋级。赛后这张功臣小纸条也被拍卖,所得捐给了慈善机构。
2011年,94岁的瓦尔德去世。在去世前五年,他曾经表示后悔将这项规则引入世界足坛,许多比赛因此而变得丑陋,无数功利的球队只会死守,然后寄希望于在点球大战中获胜——因为他们不可能在常规比赛时间做到这一点。他希望有一种更加公平的方式来决定比赛胜负,他坚信总有一天点球大战决胜将从世界杯消失。
但这一天至少目前还看不到踪影。罚进点球对于一名职业球员其实并不难,但它考验的不是技术,而是心理和意志。点球决战就像两个火枪手面对面决斗,一人开一枪,直到其中一人毙命。这种直接了当的判定胜负的方式,虽然残酷——但行之有效,也最能满足狂热观众们的心理需求。足球场跟古罗马斗兽场有时很相似:都只能有一方活下来。
所以点球决战的残酷,从深层次而言,其实正是源于人类自身从古至今潜意识心理的残酷:我们不能接受平分秋色的两个冠军、我们不能容许与他人分享胜利的喜悦、我们不能容忍最后的成功居然不归于唯一一方。而在不能消除残酷的前提下,唯一能做的,也许就是让它尽可能公平。